熟悉你的工具,才能用好它, 所以接下来几天我都会深入研究一下Pelican这个工具在实际场合上的应用。 因为我这边是用Markdown进行写作的,下面涉及的内容都是关于Markdown的。 详细的内容可以参考官方手册Writing content, 这里仅对我所感兴趣的部分进行罗列
文章和页面
首先,所有产生的文档都放在content下面,用于生成相应的静态页面。
文档分两种,Articles和Pages。Pages与Articles的唯一区别就是Pages放在content/pages目录下面,
而其他任何地方放的文档都是Articles。一般Articles用来写文章、博客等,而Pages用来写不经常变动的比如个人简介、联系方式等。
DISPLAY_PAGES_ON_MENU用来配置是否将Pages显示为导航菜单,而status: hidden进行单个Page设置
文件元数据
Markdown的文档信息格式如下
Title: My super title //标题,唯一一个必须的,其他都可选
Date: 2010-12-03 10:20 //创建时间,如未指定且DEFAULT_DATE被设置为fs,文件的“mtime”时间戳将会被使用
Modified: 2010-12-05 19:30 //修改时间,默认与Date值相同
Category: Python //分类,如DEFAULT_DATE被设置为fs,默认按照文件夹分类,文件名为分类名。USE_FOLDER_AS_CATEGORY=False可关闭
Tags: pelican, publishing //标签
Slug: my-super-post //生成html文件时候的文件名
Authors: Alexis Metaireau, Conan Doyle // 作者,逗号分隔
Summary: Short version for index and feeds
//摘要,用来生成小卡片的,如果未指定,显示文章前SUMMARY_MAX_LENGTH文字作为摘要。
Status: draft //draft草稿,发布到draft目录,改成public就发布到output目录
This is the content of my super blog post. //正文
时间需要遵循ISO 8601格式
Year:
YYYY (eg 1997)
Year and month:
YYYY-MM (eg 1997-07)
Complete date:
YYYY-MM-DD (eg 1997-07-16)
Complete date plus hours and minutes:
YYYY-MM-DDThh:mmTZD (eg 1997-07-16T19:20+01:00)
Complete date plus hours, minutes and seconds:
YYYY-MM-DDThh:mm:ssTZD (eg 1997-07-16T19:20:30+01:00)
Complete date plus hours, minutes, seconds and a decimal fraction of a
second
YYYY-MM-DDThh:mm:ss.sTZD (eg 1997-07-16T19:20:30.45+01:00)
FILENAME_METADATA 属性可以通过正则表达式从文件名提取元数据。
例如,如果你想提取date和slug,你可以这样设置: (?P<date>\d{4}-\d{2}-\d{2})_(?P<slug>.*)
链接
内部文章链接
{filename}path/to/file //当前文章的相对路径
{filename}/path/to/file //以content为根目录的绝对路径
静态文件链接
[Our Menu]({filename}/pdfs/menu.pdf) //静态文件需要配置STATIC_PATHS
 //自己会复制静态文件
代码高亮
两种方式:
print("不显示行号.")
#!python
print("显示行号.")
Comments
There are no comments yet.